日前,第34届宁夏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在宁夏理工学院落下帷幕,大武口区属参赛学校又有出色表现。近年来,大武口区教体系统以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为目标,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精神,让创新成为石嘴山市未来发展的优势和核心竞争力,激发广大青少年的创新热情,将科技创新与校园课堂联系起来,深化科普教育,极大的促进校内外教育资源的深度融合,收到良好效果。
一、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完善科技创新保障体系
积极准备,周密安排。由大武口区科协和教体局联合下文,制定完善的、具有普遍指导意义活动方案、竞赛规则,建立规范的大赛评估和管理办法,真正做到有章可依。
二、做好宣传发动,强化业务培训
一是开展实验创新活动。各校科学、计算机、物理、化学、生物教师对爱好实验、且有较好基础的学生做到专门辅导,鼓励其参加提高创新素养能力的各种社团活动。
二是加强科普师资和对辅导员的培训,将教师指导科技创新活动的工作情况,纳入教育教学、评先选优的条件之一。将学生参加科技创新活动的情况,记入成长记录册,列入综合素质评价的内容。
三是充分运用校园广播、校园网、多媒体等多种手段,对学生进行科普宣传,让学生在体验中促发展,在活动中求提高。
四是明确目标、确保质量。对优秀作品的创作、申报材料的撰写进行培训,做好选题、设计和研究,使发明或创新技术充分体现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
五是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组织学生广泛接触、观察社会生产生活,从现实的生产生活需要中发现课题、寻找课题、挖掘项目。
三、精心制作,坚持初赛初评
由教体局制定参赛方案统筹管理,各校由校长牵头,教科室和年级组长组织开展校内初评初审,学校初评初选后上报教体局,再由教体局同一尺度,聘请评委,优中选优。
四、激发学习热情,强化科普知识
坚持大武口区属中小学科技创新活动全覆盖,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与全体师生的科普工作相结合,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相结合,与创建科技示范学校建设相结合,组织科普知识讲座,开展课外科技活动。
在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青少年科幻绘画、科技实践活动及科学影像DV、科技辅导员创新成果竞赛等项目内容上,加强校际整合,相互借鉴,盘活资源,不仅激发了青少年发明创造的兴趣,提高了科技辅导员队伍的科学素质和技能,更进一步推动了大武口区青少年科技活动的蓬勃发展。
(大武口区教育体育局 袁宝艳)
评论
还能输入140字
用户评论
经过核实,本空间由于存在敏感词或非法违规信息或不安全代码或被其他用户举报,
已被管理员(或客服)锁定。
本空间现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解锁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锁定人处理。
当前机构空间已被管理员(或客服)封锁。
目前机构空间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重新开放,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管理员(或客服)处理。